New Phytologist [2025 IF8.1 ]中國農業大學研究團隊揭示水稻抗病的新機制
近日,中國農業大學農林生物安全全國重點實驗室趙文生組在《New Phytologist》雜志上在線發表了題為“The OsFBX388-OsFIP1-OsCatA module regulates ROS homeostasis and disease resistance in rice”的研究論文,該研究鑒定了一個DUF1644家族蛋白OsFIP1,并揭示了OsFBX388-OsFIP1-OsCatA模塊調控活性氧穩態和水稻抗病性的分子機制。
植物受病原物侵襲或非生物脅迫時會產生活性氧(ROS)并激活一系列的防衛反應,但過量的ROS會對植物造成危害。作為ROS的重要成員,過量的過氧化氫(H?O?)會氧化細胞膜和蛋白質,損傷DNA,最終觸發細胞程序性死亡。過氧化氫酶(Catalase, CAT)是重要的抗氧化酶,可將過氧化氫(H?O?)分解為水和氧氣以維持植物細胞內的ROS穩態。水稻中有三個CAT基因(OsCatA、OsCatB、OsCatC),它們通過降低植物體內的H2O2積累響應病原物侵襲和非生物脅迫。DUF1644蛋白家族在植物中高度保守,參與耐鹽、耐旱和產量調控,但其在植物防御和ROS穩態中的作用尚不清楚。
該研究發現含有DUF1644結構域的蛋白OsFIP1能夠正向調控水稻免疫。OsFIP1的過表達增強了水稻對稻瘟病的抗性,伴隨著防御相關基因的上調、幾丁質誘導的ROS爆發和H?O?積累的增強。
已有研究表明,OsCatB通過與ROD1(Resistance of rice to diseases1)或SRL10(Semi-rolled leaf 10)互作增強H?O?清除能力,OsCatC與CIPK31(Calcineurin B-like protein-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 31)互作調節抗性。
OsFIP1正調控水稻的抗病性
該研究發現,OsFIP1通過調節過氧化氫酶OsCatA進而調控H?O?穩態。OsFIP1與OsCatA互作并導致后者在細胞質中的積累量顯著減少,進而降低OsCatA的四聚化和過氧化氫酶活性。進一步,敲除OsCatA增強了對稻瘟病的抗性。進一步研究發現,E3泛素連接酶OsFBX388與OsFIP1相互作用并使其泛素化降解。OsFBX388的敲除使OsFIP1過度積累和過氧化氫酶活性降低,從而導致ROS爆發和對稻瘟病抗性增強。綜上所述,該研究結果證明OsFBX388-OsFIP1-OsCatA模塊在調節ROS穩態和抗病性中的關鍵作用,為免疫機制提供了新的見解。
OsFBX388-OsFIP1-OsCatA模塊調節ROS穩態和抗病性
中國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趙文生教授為該論文的通訊作者,博士后邱天成和李奕昕碩士為該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。中國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博士研究生程亞普、方柯興、馮亞艷,碩士研究生白清圓、楊夢妮參與了該研究工作。中國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的彭友良教授和Vijai Bhadauria教授為該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。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(U22A20463和31872926)、拼多多-中國農業大學研究基金(No. PC2023A01005)和中國農業大學2115人才培育發展支持計劃的資助。
原文鏈接:https://doi.org/10.1111/nph.70383
文章中非變性電泳使用了以下產品:
RTD6135 非變性凝膠蛋白電泳試劑盒(含預制膠)
PL111 5×非變性非還原蛋白上樣緩沖液
RTD6117-0415 4-15%RealPAGE Tris-Glycine預制膠